尼爾自動人形 - 村長帕斯卡(上)

貓魚子
Oct 24, 2020

--

擊敗歌姬波娃的2B與9S,走出歌劇院外,沒想到早已有機械生命體等候著。

「又是敵人?」

「我不是敵人!你們剛剛幫助我們消滅了壞掉的機械生命體,我們想要答謝你們!請來我們的村子吧。」對方以古怪的機械語調邀請著,身上還掛著在舊世界意味投降和好的白旗。

向兩人表達感謝的帕斯卡村民

跟著飛行的機械生命體走過神秘的曲折蜿蜒,柳暗花明的彼端,是一個自稱和平的小村。

「歡迎!我想先讓你們知道,我們不是你們的敵人。這裏是一個和平的村子,我是村長帕斯卡。我們村民都沒有想要戰鬥的意思,不信的話你們可以親眼瞧瞧。」名為帕斯卡,自稱村長的機械熱情的說著,而放眼望去盡是揮舞白旗的機械生命體,有著敵人的外表⋯卻沒有敵意的反應。

2B與9S好奇的在帕斯卡村仔細調查了一回,確實發現所有的機械生命體都毫無戰鬥意識。對於征戰已久的兩人來說,這一切是多麼的可疑。就如同眼前這位「有著大叔外表卻以少女口音說話」的村長一般,那股強烈的違和感,難道就是這個村落的特性嗎?

在這烽火連天、草木皆兵的世界裡,竟然有主動求和的機械生命體存在著。

帕斯卡 Pascal

圖片來源: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60596&snA=28030

愛好和平的機械生命體,從機械生命體的網路獨立出來,和同志一起建立村落,在機械生命體中屬於高智商的個體,對舊世界的情報與機械生物的歷史很感興趣。一直在尋找與人造人和平共處的方式。吸收各種情報形成自我的結果,使他明明擁有女性的聲音卻自稱「叔叔」。興趣是閱讀哲學書與俳句。

這樣一位有著兩極化特質的機械村長,根據他的名字以及熱衷於知識的特性,角色的原型應是來自於17世紀法國的一位天才學者 — — Blaise Pascal。

Blaise Pascal 布萊茲.帕斯卡

生卒於1623~1662年,一位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神學家。雖僅有短短39年的壽命,Pascal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卻是跨世紀的。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laise_Pascal_Versailles.JPG

『人沒有上帝是可悲的。』── Blaise Pascal

身為早慧的天才,Pascal鑽研當時許多人類畢生無法企及的領域。他16歲就獨自撰寫論文證明圓錐曲線理論,而且此論文當時還被笛卡爾 (René Descartes) 一度懷疑是Pascal的父親代為撰寫的,可見小Pascal對於語文與科學知識的造詣已超乎想像。

Pascal的事蹟不僅限於此,他19歲時因為想要協助父親運算繁雜的稅務問題,而製造出世界上第一部機械式計算機。20歲時,因為與教廷爭論『宇宙是否為真空』而引發科學界的論戰,後續更因此創造出那以水銀管柱倒立於水銀槽的實驗,並利用此實驗證明了「一大氣壓力是76公分汞柱」。直到現今,這些都是科學界研究地球與宇宙所需要的基礎原理。

如此一位震撼科學界的巨人,在尼爾: 自動人形中,化身為非常關鍵的角色 — — 帕斯卡村長。在2B、9S、A2以外,他是第四個可被玩家操控的角色,也是唯一有大量戲份的機械生命體。同時,機體帕斯卡對哲學與科學抱有強烈的興趣,和歷史上的Pascal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 以下中文指遊戲中的機械生命體,英文指歷史上的哲學家 —

脫離體制的和平機械村

帕斯卡和森之王一樣,因為厭倦機械生命體與人造人之間長久以來的戰爭,他決定脫離網路並成立屬於自己的體制;和森之王不同的是,帕斯卡與他的人民之間是有著豐富情感交流的「家人」。而且帕斯卡村的存在也改寫了人造人對機械子民的觀感,雙方的交流不再是只有戰場上的廝殺,開啟了更多可能性。

在和2B及9S第一次見面時,帕斯卡就交給兩人抵抗軍領袖安寧莫寧(Anemone)需要的濾油器,兩人這才發現帕斯卡村與抵抗軍營之間的友好貿易關係。自此以後,帕斯卡可說是2B 及 9S 的得力夥伴。除了陸續委託任務給兩人,也在兩人與深海巨怪格律恩纏鬥時主動提供協助,帶來了各式有力的情報。

然而,這樣情感豐富、友善可愛的帕斯卡卻似乎也有著殘酷無情的一面。

對於「非我族類」的其他機械生命體,他的態度是相當冷漠的。例如當波娃被2B與9S消滅的時候,他派出村民向2B與9S表達感謝,但卻隻字未提曾經也是他的村民的歌姬波娃。而到了三週目時,帕斯卡主動請求A2協助剷除侵入村內的外來機械生命體,雖然帕斯卡說是造成困擾的機械生命體,但實際上玩家也並沒有真的看到這個機械生命體對帕斯卡村造成怎樣的困擾,它卻很快的被A2解決掉了。

只要不是自己村民的其他機械生命體,對帕斯卡而言似乎都是不值一提的⋯⋯這點似乎與Pascal所擁護的宗教主義有些許相似之處。

楊森主義的信者

在科學家Pascal身處的17世紀,教廷的主要勢力是耶穌會,也因此耶穌會的修道院與修士們對於神學以及科學的解釋具有權威性的力量。至於Pascal和皇港修道院(Port-Royal des Champs)所提倡的楊森主義(又譯作詹森教派,Jansenism)則被視為異端。

皇港修道院是當時楊森主義者的聚集地,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CC-20813_Gezicht_op_het_klooster_Port-Royal-des-Champs_(1).jpg

楊森主義是羅馬天主教在十七世紀時發展的神學運動,由神學家康涅留斯·楊森 (Cornelius Jansen) 所提倡,主張預選說、恩典論、原罪以及人類的全然敗壞。主要認為人類降生於罪之中,已被罪所挾持,因此不能以「善行」或是「理性」來獲得救贖,必須完全依靠神的救贖。而且,神的恩典是從一開始就預定好的,只有神預先選定的人可以得救。然而這種帶有命定論的觀點被當時主流的耶穌會人士認為是否定人類的自由意志、否定耶穌基督拯救全人類的愛,因此而飽受抨擊。

本來Pascal與楊森主義毫無關聯,但在1646年,當時23歲的Pascal意外有了接觸楊森主義的機會。

1646年1月,Pascal的父親在冰天雪地的街道上不小心滑倒而折傷了腿,這在當時是足以致命的傷勢,因此家人們趕緊請來了城裡最好的兩位骨科醫生,並讓醫師們住進了Pascal一家的屋子裡。三個月後,兩位醫師順利治好了一家之主,也同時帶來了楊森主義思想,從此以後讓整個家庭的宗教信仰都開始起了微妙的變化。 尤其是Pascal本人所受到的影響最大。

至於對村長帕斯卡,或許他並沒有一個明確奉行的「主義」或是「信仰」,但是他的確也有努力守護的信念 – —那就是他的村莊以及每一個平和的日常。

— 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