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自動人形 - 工廠象徵

貓魚子
Oct 1, 2018

--

「已確實收到資料了,現在正在解析當中⋯,這真的是相當有趣呢。這份資料似乎是過去在工廠工作的人類的日記⋯日記內容指出他每天長時間的在工廠裡工作。裡面還記載著:『簡直像機械一般的工作著』。宛如機械一樣的在工廠裡面製造機械⋯人類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呢⋯。」 – 21O,支線任務《數據解析之鬼》。

– 以下英文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中文指尼爾的機械兵器 –

從工廠誕生的哲學家

在尼爾自動人形中,廢棄的工廠在2B眼中,僅僅是一個製造機械生命體的「敵人的巢穴」,但從9S的視角,卻可以看出更多端倪:工廠是許久以前人類用來研發P22、P33等兵器的場所,但是在外星人入侵後被轉變為製造機械生命體的地方。

從支線任務《數據解析之鬼》的對話中,也不難發現故事中的工廠是代表著資本主義,以往的人類便是在其中以『機械化的方式生產機械』的。然而,在工廠遇到的兩隻超大型機械生命體,卻分別代表著兩位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 – Marx & Engels。

從象徵資本主義的工廠誕生的是馬克思主義者,這實在是很有趣的安排。

馬克思主義者的理想

馬克思主義(Marxism),最初的意思為「馬克思相信什麼」。此思想的面向十分廣泛,包含了哲學、歷史、政治、社會、經濟等。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馬克思主義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至今仍影響著廣大層面,並且逐漸演變為自成一格的社會主義流派。

Marx認為:勞動是一個使人類精神力具象化的重要過程,但是現代化的機械式大量生產卻剝奪了勞動的真正意義,並且更進一步加深了階級的對立與失衡。因此只有實踐共產制度、破除私有財產制、建立無中央集權的政府,才是解放階級的良方;唯有如此才能夠把人類從階級複製、無意義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人類得以發揮自有的精神與心智能力,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而這樣的思想起源是具有其時空背景的。

回溯工業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在18世紀以前,製造業的主角都是圍繞在「工匠」身上。不論是從頭到腳、進家門到出城外的所有生活所需用品都必須仰賴專業的巧手工匠來製作,這些工匠有著自成一格的生產制度:他們依靠著「行會」,以小型工場的規模進行生產,並且以「師徒制」進行傳承。此種生產模式以現代的眼光看來,優勢是比較能夠維持產品品質,但是劣勢也很明顯的可見—制度封閉、效率低下。

到了18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變革迅速的掀起狂風,把所有人捲到資本主義的浪尖上。在現今的社會,人類的ㄧ生中會花費許多時間以肉體或是精神勞動來換取生活所需,這樣的樣態便是我們所熟悉的資本主義。

然而,在工業革命發生後,生產機械化也不免使得人類的生活與工作變得機械化,這開始讓勞動失去了使人類「展現自身精神力」的重要意義,也使得人類的生活日復一日變的僵化而無趣,逐漸被困在同一個角色中,難以達成自我實現。因此Marx認為,人類不應該被侷限在同一個社會角色中,不該像個機器,成天在工廠中做著重複而沒有意義的動作。

簡而言之,馬克思主義完全與資本主義站在對立面。

被打臉的哲學家

回到初章時的戰鬥現場,當Pod042操控恩格斯的手臂擊打恩格斯的時候,那畫面簡直就像是馬克思在打恩格斯的臉,又或者像是恩格斯在自打嘴巴一般,打擊感令玩家十分爽快,被打到垂頭喪氣的恩格斯卻有些滑稽好笑。

假設恩格斯代表著世界上所有自稱奉行馬克思主義的人們,不禁聯想到現今世界上的共產體制,好像也都是這樣被自己的政權給絆住腳,從沒實行過真正理想中的共產主義。甚至有許多現行的共產體制,也因為領導者的私慾或是官官相護的科層體制,讓原本所奉行的馬克思主義融入部分的資本主義,兩者互相矛盾卻又因此而穩固了統治者的局勢。

現在自稱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對於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簡直就像是自打臉,真是諷刺。

依附著資本主義的哲學家

後來,9S與2B發現自己被數架恩格斯機體包圍著,絕望的情景迫使他們只能使用黑盒子自爆來化解危機。

而恩格斯的機體資料也記載道:「原本被認為只有少數的機體產量,但是最近在廢棄工廠中又再度發現了複數的機體 – 但是他們已經被2B與9S使用黑盒子反應殲滅了」。

這些新的恩格斯,簡直就像是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追隨者,都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而且,所有的恩格斯機體都是由工廠製造出來的兵器,就如同共產社會主義仍舊是依附著資本主義而生。

比如現存的共產主義國家,事實上也都是以社會主義之名,行資本集權之實。底層的勞動者依舊窮困潦倒,在層層的剝削之後,仍然沒有得到勞動所帶來的好處,沒能發揮自身的精神力來貢獻社會。

就算是Marx本人,若是沒有Engels的大力金援,他根本無法在有生之年完成眾多的著作。Marx畢生非常地不善於賺錢和理財,曾做過幾份工作,但從未在工作方面獲得重大成就。家中窮困潦倒,卻又生養眾多孩子,因此經常難以維持生計,得仰賴於Engels的資助。他總是用匯票的方式,或是把錢分批寄給Marx一家。

資本主義最大推手

另一方面,打倒第一架馬克思的時候,2B對Pod042表示:『不,感覺只是一個防衛裝置而已』。可以由此得知,在尼爾自動人形中,馬克思被定位為工廠的守護者。

這彷彿在諷刺著社會主義至今仍未取代資本主義,且甚至成為鞏固資本主義的推手。看看自己身邊的社會現況,好像就是如此呢。

想想,現在有哪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聽到共產主義不會聞之色變的呢?

延伸閱讀

社會主義(英文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cialism

共產主義(英文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munism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中文維基百科) https://ppt.cc/f9z9sx

卡爾‧馬克思(中文維基百科) https://ppt.cc/fXeYZx

馬克思如何分析勞動(楊理然/鳴人堂專欄)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1669934

馬克思(Karl Marx: A Biography)/大衛‧馬克里蘭(David McLellan)著;王珍譯
初版. 台北市:博雅書屋.

何處是共產主義烏托邦?卡謬與沙特的十年論戰( 還學文/故事專欄)https://goo.gl/tm3SJh

是憂鬱的窗簾,或只是藍色的窗簾?

讀者對作者在故事中所要表達的情節與人事物過度解讀、自行腦補等現象,稱為藍色窗簾。

在Nier:Automata中,許多角落都藏著往日哲人的名字,我因為玩了這個遊戲而開始燃起對哲學的興趣,但畢竟很多資料都是從網路、書籍中得知的,多少有點腦補的意味。

但就如同本作監督橫尾太郎所說的:『我一直認為電子遊戲所要表達的主題,是玩家們應該自己去尋找的,我從來不會特定一個。』

尼爾這個遊戲就像是一個文本,不同人從不同角度切入會有截然不同的解釋。

若我們都能以包容的心看待多元觀點,世界才會越來越熱鬧,不是嗎?

人類に栄光あれ

後記

仍生活在資本主義世界的你我,其實對於馬克思主義大可不必用嗤之以鼻的態度看待,撇除思想中過於激進或是理想化的部分,Marx教導了我們如何分析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在現今的社會學及教育學研究中,關於勞動、階級、社會流動等等現象的描述,至今仍未有人能超越Marx及Engels的洞見。在早於100多年前的時代就發展出了適用這麼久的理論,Marx的觀察力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

--